客服热线18008665020
当前位置: 主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客车动态>

迎来“国六”元年 带你了解首款“国六b”大巴车型

来源:中国客车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19-03-18 浏览次数:

  今年两会,对于民生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机动车尾气排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蓝天幸福感,为了更好地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再次受到关注。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上升到“蓝天保卫战”的政治、战略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已是势在必行,2019年将迎来“国六”元年。

  “国六”实施倒计时

  国六排放标准即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被称为汽车史上最严排放法规。“国六”标准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实施时间分别为2020年7月1日和2023年7月1日。其中,“国六a”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标准,而“国六b”更为严格。

  在当前环保形势下,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按照国家要求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3月7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19年7月1日起,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车辆。

  此前,山东、广东、河南等地也提出,将于今年7月1日起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

  北京也提出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销售和登记注册的重型燃气车以及公交和环卫行业重型柴油车需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今年7月1日成为许多地区实施“国六”标准的“档期”,“国六”实施进入倒计时。

  “国六”标准技术难度大

  此前,多个地方政府公布实施国六标准的时间提前之后又推迟,有业内人士指出,其中一个共性因素是各地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车辆不够丰富,消费者选择范围较小。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在于,从国五到国六实施时间相较之前有所缩短,但国六标准技术难度大,考验各大车企的实力。

  国六排放标准融合了欧标和美标的先进之处,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汽车企业普遍反应国六考验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表现在测试循环不同、测试程序不同、限值要求加严、增加了实际道路行驶排放、加严蒸发排放控制要求、提高低温试验要求、车载诊断系统(OBD)控制要求等。另外,与国五阶段汽柴油采用不同的限值相比,国六标准根据燃料中立原则,对汽柴油车采用了相同的限值要求。

  有业内专家表示:在国六排放升级上,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各自主品牌应在政策的压力下,尽早实现国六技术的提升。

  首款通过“国六b”的大巴

  目前,在轻型车车型方面,截至2018年12月13日,共有54家企业838个车型进行了国六环保信息公开,具有一定储备。值得关注的是,在重型车领域,各大商用车制造商也早已开展国六排放的技术升级工作,为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积极准备。

  在与大众出行相关的客车行业,中国客车领军企业金龙客车早有准备、率先克难。去年12月10日,即《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六阶段)》 发布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其高端制造龙威II代XMQ6127BYD6C顺利通过国六b阶段整车型式认证检测,成为国内首款通过该认证的大巴车型。

  面对国六b阶段的严苛测试,龙威II代以其优越的整车实力,一步到位通过测试。在研发阶段,金龙客车联合发动机厂家精心标定,顺利完成了各种环境、工况下的发动机性能优化。在满足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GB35010-2018)的前提下,排放裕度非常大,排放污染物的实测结果远低于排放法规限值,保证车辆在使用寿命期内排放污染物都能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例如,关键污染物NOx法规规定排放限值为690mg/kW.h,而龙威II代实际测试值远远低于法规限值,仅为210mg/kW.h。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排放接近于0,颗粒物(PM)、颗粒物数量(PN)不及限值的30%。

  更为环保出行,除了需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之外,不断更新排放标准同样是一大举措。随着大气污染保护政策付诸实施,一系列围绕污染源的节能减排计划陆续起草和公布,“国六”时代也将拉开序幕。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www.capitolpatent.com/news/43658.html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