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008665020
当前位置: 主页>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冷藏车动态>

蓝牌新规下 奥铃拿什么回应质疑?

来源:方得网 作者:枫叶 时间:2022-01-24 浏览次数:

2022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蓝牌新规”)。通知对轻型货车的技术参数做了明确要求,例如发动机排量不大于2.5L、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7.00in(英制)、货厢内部宽度不大于2100mm等,并对车辆公告、上牌、生产、监督等环节加大约束力度,力求从产品源头有效消除轻型货车“大吨小标”、超载运输隐患。

这意味着,从2020年底就开始在业内疯传的蓝牌新规终于落地!自此,轻卡制造厂家之间的竞争真正来到了全新赛道。

蓝牌新规落地

轻卡市场的希望终于来了

短期来看,蓝牌新规的影响或许并没有那么剧烈。毕竟重载轻卡的市场保有量与库存量都不是小数目,它们依旧比合规蓝牌轻卡拥有着更强的议价能力。

长期来看,蓝牌新规的出台将对规范轻卡市场起到决定作用,运价有望随着合规化蓝牌轻卡市场保有量的提高而提升,货主恶意压价行为也大概率会随着重载版轻卡的逐渐淡出而慢慢消失。

所有轻卡制造企业在同一规范下造车着实令人兴奋,一个正常的轻卡市场生态终于要来了!

前些年,“百吨王”与“十吨王”横行城市大街小巷。2016年的“9.21治超”在一定程度上整治了超载的长途干线运输车型。可是在短途运输中,超载仍比比皆是。

当时,“钻政策空子”仿佛成为了一种时尚,运价持续低迷,轻卡用户不超载便难以生存。特别是在取消双证后,蓝牌轻卡的准入门槛再次降低,市场一片混杂,安全事故更是时有发生。很多当初购入了“十吨王”的4.2米轻卡用户或许都想不到,他们不仅没有因为购入“十吨王”而收获与其预期相符的收入,反而最终成为了货运市场低价恶性竞争中最大的受害者。

2019年的“5.21事件”警醒了所有人。用户、企业和经销商都不知道轻卡市场未来将走向何方?观望情绪更是随之蔓延。

1.jpg

几乎就在同时,奥铃光头总裁李杰走入了公众视野。值得一提的是,在积极践行合规生产这一层面,他所率领下的奥铃一直是行业标杆。

据了解,早在2019年“5.21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内,奥铃就紧抓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行业内率先推出“蓝牌无忧 黄牌合规”系列产品解决方案,为用户解决了选车烦恼。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在面临着竞争对手重载轻卡的汹涌来袭时,奥铃不惜牺牲眼前短期利益,积极坚守合规生产,这也让李杰成为了同行眼中的异类。毕竟几乎所有人都指望着在新政落地之前“大捞一笔”,为何奥铃偏偏这么特殊?

据了解,这两年奥铃为了坚守合规底线,每年损失销量在3万台以上,李杰所承受的压力和质疑不难想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奥铃始终坚持合规,但也因为无法满足重载、超载等违规需求,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现在新规施行后,行业会向高质量化发展,奥铃的合规优势将充分显现,新规的颁布对奥铃来说是利好消息。

奥铃没有不拥抱蓝牌新规的理由,其合规产品的上量更是指日可待。

2.jpg

在蓝牌新规发布的次日,奥铃就在行业内率先打响了践行“新蓝牌法规”的第一枪。活动中,奥铃更是对外宣布:“即日起,奥铃厂家不再接单生产2.3米宽货厢的蓝牌轻卡车型!比国家规定的3月1日提前了一个半月。”

为迎接蓝牌新规 奥铃备足了“货”

拥抱蓝牌新规,奥铃做足了准备。不仅有合规小卡、轻卡产品,还拥有合规的黄牌中卡车型。

3.jpg

以往拉一两吨货的城市标载用户,可以继续放心选择新蓝牌轻卡,奥铃为客户准备了合规的速运BUFF版、奥铃青春版、北极熊冷藏车等;如果货量更小或以轻抛货为主,可以选择自重更轻的小蓝牌产品,奥铃M卡;如果货源相对较重,运输范围较广,则可以购买承载力更强的奥铃大黄蜂、大黄蜂mini等大黄牌产品。

4.jpg

实际上,新蓝牌产品解决方案的推出就是让所有轻卡用户都能在蓝牌新规实施后找到一款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合规奥铃产品。

新蓝牌法规明确限定蓝牌发动机最大排量2.5L,在这一前提下,如何为用户提供动力解决方案呢?“最强2.5L动力联盟”的成立,便是奥铃交出的答卷!

5.jpg

据了解,“最强2.5L动力联盟”由奥铃携手福康、欧康两大王牌动力,链合德威、全柴等社会动力,为用户提供的2.5L最强动力多元选择方案。

6.jpg

发布会现场,中国奥铃还举行了“践行新蓝牌”合规经营倡议。中国奥铃与各方代表共同宣誓,积极践行新蓝牌法规,合规生产,合规销售,合规经营,推动物流行业安全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转载请附带本文网址://www.capitolpatent.com/news/663720.html

专汽网[www.capitolpatent.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专汽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专汽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专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专汽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删除。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3、同时为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资源信息,专汽网从即日起诚征好稿,投稿邮箱:yilian@17350.com,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